好顺佳集团
2023-02-10 11:06:02
2523
内容摘要:根据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会计是按照成本法进行的。也就是说,子公司的损失不需要反映在母公司单独的帐上。但如果子公司出现大幅亏损,资金不能充抵债务,母公司需要在其单体账本上...
根据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母公司对子公司的会计是按照成本法进行的。 也就是说,子公司的损失不需要反映在母公司单独的帐上。 但如果子公司出现大幅亏损,资金不能充抵债务,母公司需要在其单体账本上考虑减记长期投资准备。
我只要一笔一笔地登记你的支出就行了。
我们登记账簿时,有收入就计入借方,支出计入贷方。 如果没有收入,借方就不登记。 余额的情况下,从上个月的余额中减去这个月的支出就可以了。
图为朱镕基总理亲自为国家院撰写的校训。 2002年,朱总理在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上发表讲话时表示:“中国政府特别重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求所有会计人员“诚信为本、行动导向、坚持规范、不做假账”,不屈不挠地迎合任何压力和不合理要求,恪尽职守
回到问题,企业每月持续亏损,首先是经营的问题,是企业能否生存的问题。 如果这个损失是真实的,财务部门如何如实反映出会出现麻烦呢? 但是,问题的提出表明对会计有疑问、担心。 是什么?
第一,可能是税务监管的问题。 企业持续亏损、长期不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整体纳税额低、长期税负低,都有可能导致税务部门的检查。 这样就要求更加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要遵守会计准则,票据管理要规范,股东往来要规范,关联交易要规范,其他税收要规范。 麻烦的不是做账,而是做账前,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需要更加认真细致的工作。 10多年前曾与税务师联系过,税务部门拥有数据分析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当时还没有大数据的概念)可以发现企业纳税异常。 如企业自身纳税倾向异常波动、企业同业纳税异常等,发现异常的系统会自动生成税务稽查工作单。 税务人员要求企业检查,财务部门要认真对待。 这些是可能有的麻烦。
第二,可能是投融资上的问题。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投融资,企业长期亏损,与银行贷款基本持平。 要融资,需要通过股权融资或者寻找成本较高的其他债权融资。 例如,股权融资有可能接受企业亏损的情况,但融资过程远比债权融资复杂,财会人员需要做好脱困的心理准备,如果引入股权投资资金,后续股权投资机构的投资后监管也会增加财会部门的工作量。 这些是可能有的麻烦。
第三,会计工作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在《报纸基础》中规定了以下内容
1 .本规范企业持续经营条件下的报表
2 .企业管理层应评估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一)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附注披露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不确定因素。
(2)判断非持续经营)企业当期决定下一个会计期间清算或者停止营业) ——应当使用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 ——附注中声明财务报表未按持续经营报告,未按持续经营报告的原因、财务报表
如果企业长期亏损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审计年报时中介机构也可能会考虑这个问题。
二是会计不仅仅是做会计,还要积极参与企业的管理。 简单来说,就是要开展财务状况分析,寻找亏损原因,参与帮助管理层决策的成本管理、资产管理等,帮助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开源节流,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帮助企业尽快消除亏损。
从会计工作的负担方面来看,这些都是可能有的麻烦。
看到这里,会被认为是在借题发挥吧。 确实是这样,但借题发挥的目的是让会计人员拓展工作视野,拓展思维空间。 有几个作用的话,不要浪费几十分钟的时间。 但那只是抛砖引玉。
本年度利润增加的是贷方,减少的是借方,所以结转成本、费用等时必须计入本年度利润的借方。 而结转收入时,如结转成本费用、借时,本年度利润计提: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收入、借时本年度利润存在差额。 如果损失的成本费用等多于收入,本年度利润差额为借方,现在将本年度利润借方的差额转为未分配利润,如下所示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本年利润
红字入帐批复后分录借出:未清财产损益-库存商品贷项:库存商品-x商品盈馀入帐分录批复后分录借出:库存商品-x商品贷项:未清财产损益-库存商品以上问题是计量错误还是个人责任及其他原因,待执行结果批复后进行结转分录
张总监 13826528954
限时领取创业礼包
所有服务
您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
专属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