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顺佳集团
2022-08-11 09:25:01
2291
内容摘要:在家里阳台拍下的东南城角一景感受到了古城之美东莞东南城代理记账公司城东南楚商多在豫百年同协作湖北会馆曾改为工人夜校黄斌,河南湖北商会会长,从1985年第一次到郑州,到扎根于此创业走向成...
在家里阳台拍下的东南城角一景
感受到了古城之美
东莞东南城代理记账公司
城东南楚商多 在豫百年同协作
湖北会馆曾改为工人夜校
黄斌,河南湖北商会会长,从1985年第一次到郑州,到扎根于此创业走向成功,汇聚在豫楚商抱团发展,一晃已有30年。
作为一个外乡人,他以更敏锐的视角见证了郑州城市发展的历程。他也商也文,潜心在海内外传播中华文化,他对人生的态度很积极乐观:“与其被动地适应,不如主动地融入,给自己创造机会。”他说,在闲暇时对人生很多个第一次进行总结,那些记忆深刻的人和事儿,交织成跌宕起伏的人生篇章,有波澜、有挫折,生命才不局限于平庸。
记者 范光华 通讯员 陈昊/文 图片由黄斌提供
人物名片
黄斌:
被评为“河南十大杰出青年”的湖北人
黄斌1967年1月出生于湖北天门市,现任天骧集团董事长、加拿大华人企业协会会长,加拿大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河南省湖北商会会长。曾被评为“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当选河南省第八届政协委员。
黄斌先生多年致力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传承,近十年来,每年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加拿大中华诗书画大展”,得到加拿大联邦三级政府和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的高度赞扬,成功搭建中加文化交流当中的一座重要桥梁;黄斌先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河南省捐建“黄斌希望小学”,为家乡天门捐款修建道路水渠,兴建文化活动中心等,同时在郑州投资建设公益项目――印第安文化景观“图腾花园”,无偿捐献给政府;此外,黄斌先生还依托雄厚的海外资本以及广阔的人脉资源,10年来倡导、带动、联络上千名海内外企业家朋友走进中国,投资兴业。
初到郑州 在二七塔下照相是时尚
时光倒转,思绪将黄斌带回到1985年,当时他十八岁,随本家的兄弟一起出来体验生活――从湖北汉镇街批发百货到郑州来卖。
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也是第一次到郑州。
他还记得,当时买的是站票,在驻马店中转后,绿皮车一路颠簸到郑州,出火车站看到的最高建筑就是对面的中原大厦,“看着很气派,那时候还没有旁边的红珊瑚大酒店等建筑。一马路和二马路都是弯的,最远能看到民政大楼,街上多是自行车、三轮车,出租车是松花江面包车,还有101、102路有轨电车。”
上世纪80年代,外地人到郑州都喜欢在火车站广场前拍张照片,然后到二七塔下花9毛钱拍一张快照留念。
他和哥哥安顿好之后,就在火车头体育馆附近卖线,在汉口进价一块五一盒,在郑州卖二块五,10天挣了100块钱,这在当时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
1989年以后,黄斌在郑州扎根,在一家医院当医生,直到2000年去加拿大。
此间,他见证了郑州商业史上最著名的亚细亚商战。
扎根郑州 排队到亚细亚门口看早操
作为商人,黄斌对商业有着天生的敏感。1993年,亚细亚开业给二七商圈注入了活力,其热闹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
亚细亚的营业员“标配”是空姐服,清一色帅哥美女,年轻漂亮,早上一二百人做操时,引来很多人围观。
黄斌也是其中一个,每天骑着150元买的二手凤凰牌自行车,在上班路上停下来排队看热闹。
后来,二七商圈不断增添新成员,商城大厦、郑州好顺佳、天然商厦。
“那时候觉得商场太高端了,买东西还是到德化街比较实惠,那里有很多老店,我第一次买戒指就是在德化街,3克200多元。”黄斌说,那个时候,郑州幸福感最高的是中原区,这是他从纺织女工们脸上的笑容中读出来的。
商圈是一个城市的中心区,这从当时的文化设施布局也可见一斑。“正兴街的东方红影剧院,一马路的群众剧院,东大街的影剧院。”一毛五一张的电影票也不舍得经常买,结婚生子等喜事儿时,凑热闹让人请客看。
“第一次到郑州百货大楼的歌舞厅,是一个同事订婚请我们庆祝,9毛钱一张票。”改革开放之后,年轻人流行穿喇叭裤,过年时,母亲请裁缝到家里给他做了一条,但穿着走路不方便,1988年以后,喇叭裤就慢慢淡出了大众视线。
重振商会 百年楚商在豫抱团发展
黄斌很健谈,他说这并非天赋。
1997年,他第一次作为“郑州市十大杰出青年”代表参加万人宣誓“十八岁成人礼”活动,那是在新郑机场动工现场,面对台下的青年们,紧张得出了一身汗。他决定要提高演讲水平,从那以后,古老商城的城墙上就多了一个早起练习口才的年轻身影。
在此前一年,黄斌被评为“郑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因为他从不多的工资中拿钱参加一场爱心拍卖活动,帮助贫困者;还在上蔡县捐建了一座“黄斌希望小学”,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费孝通还为学校题了字。
2000年,黄斌到加拿大创办了中华文化研究院,将国学文化在当地推广,受到当地政府的赞誉。
2003年,黄斌应邀回国,考察上海等地之后,他还是选择了熟悉的郑州创业。
2007年,河南省湖北商会重新成立,他任会长,将“信息互通 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合作共赢”作为方针,1000多名会员抱团发展。自1915年湖北会馆成立,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楚商得以继续在豫发展。
那一年,他们还专门到老会馆的旧址去看看,希望将楚商的精神传承发扬。
旧址回望
湖北会馆与旧时郑州商贸
据资料记载,清末民国年间,郑州地处交通枢纽,各地商人云集,经商建会馆较为普遍,先后有10多座会馆建筑(部分称会所、老会)在郑建成,较大的会馆有湖北会馆、山陕会馆、安徽会馆等。
郑州辟为商埠城市后,来此做生意的湖北人开始多起来,起初以买卖南北货干果为主,后来看到郑州辐射面广,市场潜力大,先后吸引了更多的楚商来郑开店经商。
1915年,湖北会馆在南川街(后改叫乔家门)路东一条东西长的街上落成,人来人往比较热闹。后来同乡同行、旅居郑州的湖北人为了不忘在会馆得到的好处,便把这条街叫成三益街。
上世纪20年代前,南川街及其周边的商业多为湖北商人所经营。一时有“老城东南楚商多”之说,道出了当时这里人烟稠密、生意兴隆的景象,也给民国时期郑州的商贸活动增添了活力。
商业店铺对顾客守信用很重要,如果以次充好、缺斤少两,顾客知道后将再也不会登门。为此,湖北会馆院中的照壁上雕有福禄寿3星。旧时用的杆秤是13个星,为治理经商之人,讲究道德,在13星的后面又加上3星,成为16星。一旦缺斤少两,以次充好,将会折福、折禄、折寿,以此警示经商者要讲信用、守规矩。楚商正是由于恪守了这个经商法则,才赢得了顾客的信任,生意越做越好顺佳。
相传上世纪20年代,汉口商人乔少泉选址南川街与西三马路交叉口路西,开了一家前店后作卖靴鞋的帽庄。由于他会做生意,讲究质量,文明经商,从开业起,就以货真价实、礼貌待客名闻郑州,乔家声誉越来越高,附近群众为了永远记住这个乔家商店,便把南川街改叫成乔家门,乔家商店真的成就了乔家门这条街,相传至今。
后来,商会取代了会馆。湖北会馆原址在1920年初被改为铁路扶轮小学。
1921年冬,会馆后院的议事厅辟为铁路工人夜校,1922年李大钊曾两次到夜校讲课。
1986年3月1日,郑州市人民政府把“三益街工人夜校旧址”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这个唯一保留下来的湖北会馆旧址成为楚商回望历史的遗迹。
张总监 13826528954
限时领取创业礼包
所有服务
您的申请我们已经收到!
专属顾问会尽快与您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